English

电信垄断真会告别消费者?

2000-09-21 来源:生活时报 新华社记者 李佳路 王存理 我有话说

资费垄断宣告结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垄断被打破、多元化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之后,消费者在电信行业中地位日益提高。

今年5月,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两大运营企业的成立会上,两位公司总经理都表示将服务列为中心任务。目前各大电信企业都开始在服务上下功夫,推出各自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据透露,此次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动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电信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整体竞争能力;二是要推行城乡电话通话费同价,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开拓农村电信市场。

垄断,真的别了吗?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电信业面对市场变化做出的一系列主动调整与改革,是形成有效有序竞争、打破旧平衡的有力措施。但也必须正视,垄断依然存在。比如在市话方面,目前虽然有经营执照的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但是中国联通的规模很小,仅在天津、成都、重庆3个城市开展业务,全国本地电话用户数6月底达到12742万户,其中中国电信用户数占总数的99.9%,联通仅占0.1%。

消除电信垄断,首先必须清除垄断心态。不久前,兰州电信公司和兰州移动公司之间发生的事件就明显反映出两公司为了各自利益不惜牺牲消费者利益的心态。这种心态还导致了个别地方电信企业在征收资费时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一些地方国家禁止征收的费用还在征收,一些地方随意加上了“扶贫基金”等附加费,这无疑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从今年第二季度消费者有关电信的投诉看,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主要问题是安装电话的承诺不兑现,电话费有争议,一些声讯台误导消费,电话、手机被无故停机等。

多些尊重,多些沟通

目前电信业存在一种怪现象:一方面电信主管部门和运营企业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从中国电信的切分到电信资费的降低;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电信的满意程度不仅没增加,投诉反而增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材料,今年第二季度投诉比去年同期增长10%。

电信市场的发展使得电信运营企业必须从市场上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消费者成为电信运营企业必须去了解、去尊重的对象,各运营公司只有提高服务意识,放弃“电信老大”的作风,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当然,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也需要沟通。比如,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消费者抱怨电信收费高,是暴利行业;而电信部门认为电信建设所用设备有相当部分来自国外,运营成本中除人员成本较低外,其他成本不低于甚至高于外国,不能因为消费者收入这个分母小就怨资费这个分子大。又比如,一些批评意见认为中国电信的劳动生产率低,然而根据国际电联的统计,1998年中国电信每个员工维护的主线数为197线,不仅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55线/人),而且超过了美国(175线/人),而其收入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还有的矛盾是因为一些消费者缺乏电信知识,导致了对电信部门和企业的误解。比如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投诉中,有的消费者把有的不法分子利用邮购欺骗消费者,款到不寄货;电视直销夸大产品功效,散发虚假有奖传单,欺骗消费者等流通中的问题误认为是电信部门和企业所为。

长期形成的矛盾和误解,既需要电信部门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服务质量,也需要供需双方加强理解与沟通。愿这次电信资费改革成为一次良好的开端,既解决长期存在的资费结构性矛盾,以价格引导和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又逐步化解在电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间存在的隔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